陈翊庭:港股交收周期研缩至T+1 拟2025发白皮书探讨 同年底做好技术準备

陈翊庭重申,港交所在是否推行T+1上没既定立场,「我冇得硬推嘅」。(黄润根摄)

港交所(0388.HK)行政总裁陈翊庭接受本报访问时表示,计划明年上半年发表白皮书,探讨把香港现货股票交收周期由目前的T+2,缩短至T+1的可行性,目标是先让市场展开客观及详尽讨论;期间港交所会「先做功课」优化系统,目标明年底前技术上準备好T+1,惟对于最终是否推行,她再三强调会「全盘考虑」市场持份者意见,只有在充足依据的情况下才会推进谘询。

自1992年以来,港股交收期一直为T+2,即今日买卖的股票,券商与香港结算会在交易日后第二个交易日完成资金和股票到账。

交易更有效率 营运风险同步增

陈翊庭认为,香港实施T+1的挑战并不在于科技,「你看美国已经做到(T+1)……technology is there」,反而是市场能否建立共识,準备好迎接T+1。她谓T+1概念无非是「快啲、有效率啲」、做到货如轮转,但交收周期压缩,亦导致营运风险增加,两者需作取捨。因此,港交所明年初计划发表的白皮书,目的是尽量详列所有持份者需要考虑的问题,以免讨论流于情绪化。与此同时,港交所的结算及交收系统亦会优化,目标明年底前,港交所内部为T+1準备就绪。陈翊庭补充,这段时间港股成交不断破纪录,平台都可以处理,只是现在市场期望有所提高,必须持续提升能力。

美加市场已实施 与国际接轨

事实上,美国、墨西哥及加拿大等多个市场今年已启动T+1,引起更多市场审视转向T+1的方案,以确保接轨国际。其中,英国建议在2027年底前实施,欧盟亦计划最快2027年採取行动。

陈翊庭坦言,现时谈及实施时间表是言之尚早,亦「无得急」,就算走到最后市场均同意推行T+1,每家公司都要调整流程,或涉及人手、技术及配套的变更,也有各自的预算。因此,市场何时以及如何推进,取决于收集意见后是否有充分依据展开谘询,形容整个过程「好动态」。

她重申,交易所在是否推行T+1上没既定立场,当市场觉得準备好,亦同意进行,「我肯定会帮市场做」;若市场需要更多时间,交易所的责任就是规划整个过程,「我冇得硬推嘅」。

券商须权衡成本

陈翊庭不会预测业界需要多少时间讨论,但希望不会拖太长,「FINI(新股结算平台)差不多是8年的一个Journey(由建议到落实),我就唔係好愿意香港所有事情都做得咁慢。」

美国实施T+1的初期顺利,交易失败率未有飙升,惟许多海外投资者面临交易成本增加的问题,例如有些欧洲资产管理公司,投资组合包含不同交收周期的资产,须增加短期融资以弥补结算过程中的资金缺口。

证券商协会永远名誉会长陈柏楠认为,对本港券商而言,最大关注点是系统能否与交易所配合,主要是成本问题。随着其他主要金融市场实施T+1,将削弱香港的竞争力,与实施恶劣天气交易一样,大方向就是要与国际市场尽量接轨,但首要是权衡成本及技术上的挑战。他称,缩短结算期或可盘活成交,对流动性有一定帮助,但须港府在印花税政策、买卖单位方面配合。

对于港股实行T+1,有本港银行界人士认为可行,对系统要求是会较高,惟技术上应能应付;银行亦要作相应配合,包括在系统处理过程及银行间资金拆借安排上调节,因为港股下午4时左右收市,银行以港元即时支付结算系统(RTGS)处理客户资金,一般下午5时半截止,时间可能较为紧迫,银行或需作调校。

採访、撰文:林雪怡

热门新闻